年初以来,彝良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、市有关烤烟生产会议和文件精神,紧紧围绕种植烤烟5.48万亩、收购烟叶13.7万担的目标任务,加强组织领导,狠抓措施落实,严把时间节点,强化检查考核,以“五有提升”高质量生产收购任务,总量、产值、税收等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,交上"丰收答卷"。
组织领导有提升。县委、县政府先后召开了烤烟生产、移栽、收购等会议,印发了烤烟生产、收购、高端烟叶开发、品种管控、粮烟融合发展等文件,对各时段的烤烟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、检查考核。各种烟乡(镇)、县直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上级烟草部门的有关要求,调整充实抓烟领导组,细化有关文件、召开系列会议,分解任务、明确时限、细化责任,确保了烤烟生产工作有力、有序、有效推进。
合同管控有提升。各种烟乡(镇)认真贯彻落实“控大、稳中、促小、纳新”发展思路,加强合同调控,对上年度均价低于本乡(镇)收购均价以下的328户烟农的合同面积作相应调减,累计调减合同面积3049亩,同时对上年度80亩以上的合同面积调减到80亩以内,调减出来的合同指标,优先安排给新烟农、小户烟农、均价高的烟农,形成良好的合同调控奖惩导向,既满足了新发展的196户新烟农的基本需求,同时提振600余户小户烟农的发展信心,全县种烟农户稳定在2849户,户均合同面积为19.2亩。
烟叶品质有提升。紧紧围绕“烟叶品质提升年”的总体要求,通过实施5000亩烟地深耕、5000亩样板建设、1.27万亩高端烟叶开发、1.27万亩“156”示范工程、2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重点项目,通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大面生产,全面提升烟叶品质,生产各环节以及收购烟叶品质得到了云南中烟、昭通烟厂和省、市烟草公司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,烟叶调拨退库、降损率大大降低。烟叶收购均价高出全市33.33元/公斤,达到33.78元/公斤、比上年增加2.59元/公斤、增长8.3%,上等烟比例占68.6%、比上年增加10.9%,亩均产值4240元、比上年增加544元、增长14.72%,户均收入达81549元、比上年增加10864元、增长15.37%。
防雹减灾有提升。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监测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建立毗邻乡(镇)间或乡(镇)内防雹点协同作战机制,各炮点相互配合作业、坚持打早打小,遇空情影响时,加大呼叫频次,争分夺秒,抓住战机,有效提升了防雹减灾水平;各乡(镇)加强防雹队伍管理,配发防雹民兵工资、解决炮点临时生活困难,防雹值班值守明显加强。全县11个防雹点11门高炮累计开防雹作业分别为290次、发射炮弹7867发,火箭炮累计作业6次、发射炮弹27枚,有效降低了冰雹灾害的发生频率,全年仅发生冰雹灾害5次,烤烟受灾面积3594亩。
收购管控有提升。县政府印发了烤烟收购意见、秩序维护方案,成立领导机构,召开会议安排部署,筹集执法宣传经费35万元,在重点交通要道设立县级执法宣传点10个,部分乡(镇)合理增设执法宣传点,有效防控了烟叶外流出县。各乡(镇)、县级烟草部门加强等级质量把控,对收购进度、均价、产值进行每日汇总、每日通报,及时解决收购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。全县11个收购点、15把秤于8月25日开秤收烟,历时45天,于10月8日收购结束,收购烟叶1375.72万斤、比上年增加31.72万斤。